■全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經驗篇
2018年以來,一系列以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為鮮明指向的人才評價改革政策密集出爐。然而,當“破四唯”成為廣泛共識,人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破,不是目的。破了之后立什么、該怎么立?
2021年11月,根據科技部等十部門對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工作的部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擔了“建立科技成果五元評價機制”的專項試點任務。歷經兩年打磨,學校提出五元價值評價標準,制定通用評價指標體系,形成了可操作的評價方法,并運用于學校實際工作中,在推動學??萍汲晒u價觀念改變、方法改進等方面產生了較為持續和深刻的影響。
針對評價機制積弊,明晰改革路徑
這場由高校自我探索,從內核到外延都極具創新性的評價機制改革緣起何處?
四個字概括:問題導向。針對高校內部長期存在的評價機制的積弊,如評價標準單一,激勵導向不明,“一把尺子”評價不同類型科研項目及成果;評價主體單一,以學校為主的科研評價機制無法有效反映科技成果的真正價值;評價方法落后,學科區分不清晰,對不同學科專業成果評價共用一套指標體系等問題,中國科大逐一錨定改革方向,明晰改革路徑。
承擔改革具體方法設計的中國科大管理學院副院長吳杰表示,接到任務后,他和團隊磨合,期待以這場改革解決4個問題: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
目標清晰,路徑明確。在吳杰看來,為解決4個問題,改革有4個面向:一是針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等方面成果,學校分類建立了以科學、技術、經濟、社會、文化價值為導向的科技成果五元價值評價標準;二是根據以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學校建立了科技成果五元價值評價指標體系;三是通過定量與定性結合,形成具有科學實踐價值的層次分類評價機制,并結合中長期評價、后評價、回溯評價等手段,確定不同科研人員對成果的實質性貢獻;四是將成果評價改革與項目、人才、獎勵等方面進行有機結合,強化科技成果評價應用。
為每個科研成果量身打造評價方案
隨著論文、項目等量化指標被逐步弱化,在中國科大,一種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日漸清晰。評什么?評代表性成果,評服務國家戰略、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水平,評解決問題的效果?!拔鍌€維度的測量,科研成果無須面面俱到,只要在某一個方面足夠突出,就可以在此評價體系中脫穎而出?!眳墙苷f。
在吳杰看來,高校內的科技成果本身就具有多元性,應依據成果的不同類型分別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而中國科大創新建立的科技成果五元評價機制就把科技成果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類型分別實施,針對不同類型,在5個維度分別賦予不同的指標權重,為每個科研成果量身打造一份評價方案。
5個維度下的細化評價指標是吳杰和團隊走訪了眾多專家團隊、在校內開設多場調研座談、分析數千份調研問卷后形成的成果。打開指標表格,5個評價維度下,評價內涵、具體指標和評價方式一目了然。
如在“科學”維度下,重點期刊的文章發表不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在衡量學術認可度、學術影響力和學術創新性時,除了期刊發表外,還分別以同行評議、他人引用、代表性他人引用、知識圖譜為具體評價指征?!斑@就讓那些不太容易發表頂尖論文的科研成果有了‘出頭’的機會?!?/P>
“拿來就能用,標準清晰,量化明確”是中國科大人對該標準的一致評價,以評價倒逼科研思路,也讓更多實用導向的科研成果有了更為清晰的科研路徑。
“在不同的評價場景里,相應的標準所占權重會做一些動態的調整。這和多元本位的改革宗旨是一脈相承的,不拿‘一把尺子’評價科研人員,也不拿一套標準套用于所有的評價場景?!眳墙苷f。
此外,中國科大將科研成果評價真正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如企業在技術產出型科研成果評價中權重最高,社會文化型成果應由第三方社會組織、政府機構作為評價主體。
評價改革激發科研動力
目前,科技成果五元評價機制已在中國科大學術榮譽體系建設、杰出研究校長獎評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遴選、創新團隊培育基金績效評估等工作中試點應用。
一組數據彰顯五元評價機制在中國科大的應用力度:2022年9月,學校學術榮譽體系首輪評選產生了162位講席教授,其中就有33位未獲得過國家創新人才計劃長期項目、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等,占比超過20%;杰出講席教授首輪27人入選,其中14位為非兩院院士,超過總數的一半?!斑@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眳墙苷f。
正如這些數據所呈現的那樣,評價機制落地以后,中國科大出現了很多“史上第一”,這些從未有過的科研現象讓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感受到了在更加多元的賽道上比拼的振奮感。
“現在的評價機制是因方向而設,區分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研究等,做到了‘同而不同’?!眳墙苷f,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擺脫了單一評價政策的束縛,可以將更多時間用于研究?!?/P>
“同而不同”,同的是科技工作者的身份,不同的是從事的研究工作。吳杰用了一個比喻——“菜單式”選擇?!胺诸愒u價就像‘菜單’,體現科研活動多樣性和人才差異性。菜單里有很多菜,選擇適合自己的就行?!彼f。
在學校多年從事手工紙研究的湯書昆教授團隊因在社會和文化價值方面的突出貢獻,獲評2022年杰出研究校長獎,這一榮譽給了團隊莫大鼓舞?!拔逶u價給了科研團隊尋找合適賽道奔跑的信心和毅力?!睖珪フf。
《中國教育報》2023年11月21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zlk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